近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综合演练在天安门广场有序进行。2.2万人的身影在夜色中凝聚着对历史的敬畏,也饱含着对和平的珍视,让这场演练超越本身,成为一个民族回望精神根脉、进行深刻反思的缩影。这种铭记与传承,不仅体现在庄严肃穆的演练现场,更渗透在多元的文化叙事中。《南京照相馆》以暗房微光守护真相,《东极岛》用滔天巨浪书写义勇,它们都讲述着同一个事实,中国人在任何时代都不缺血性,或藏在市井烟火里,或凝在渔民船桨上,或定在咔嚓快门中,在平凡与不凡的角落代代相传。从演练现场的庄重到银幕内外的历史回响,我们愈发清晰地感知到,80年不是时间的终点,而是精神的坐标,中国人的志气、底气、骨气一直都镌刻在民族的基因里,成为跨越时空的力量源泉。
中国人的志气,是“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决绝。《南京照相馆》里,普通市民用生命保存日军暴行的证据,他们本可以在乱世中苟活,却选择成为黑暗中的举火者。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正是民族志气的生动注脚。80年前,无数先烈抱着“打出一片新天地”的信念冲锋陷阵;今天,天安门广场的演练不只是对胜利的纪念,更是志气的传承。复兴之路从不是坦途,唯有像先辈般怀揣凌云志,才能继续在国际竞争、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等战场上续写传奇。
中国人的底气,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厚重。《东极岛》中,渔民冒死营救战俘,展现的不仅是侠义,更是一个民族从骨子里镌刻的善良与信仰,其背后,是五千年文明积淀的精神底气。从小米加步枪的顽强抗争,到万人井然有序的演练所彰显的组织力、凝聚力,中国如今的底气是国家实力日益强盛所赋予的,更源于民族精神的代代相传。如今,我们早已告别积贫积弱,但这份从历史中淬炼出的底气告诫我们,唯有赓续艰苦奋斗的精神血脉,才能让复兴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中国人的骨气,是“粉身碎骨浑不怕”的刚毅。无论是日军的屠刀还是侵略者的威胁,那些平凡且普通,为了生活努力求存的南京百姓和东极岛渔民都不曾低头,忍无可忍,则无需再忍。这种宁折不弯的骨气,在80年后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而演练时的每一个整齐划一的步伐、每一声惊天动地的口令,都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回击,都是对“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的深刻诠释。中国人的骨气,从来不是盲目排外的偏执,而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坚定立场,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在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发展利益时,始终挺直民族的脊梁。
80年前,先辈们用无数血肉之躯为民族争得生存之地;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应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让志气指引方向,让底气筑牢根基,让骨气坚守底线,在各自岗位上做“信仰坚定、内心丰盈、知行合一”的奋斗者,方能不负那段用牺牲换来的和平,不负这个需要担当的新时代。(共青团武汉市武昌区委员会 胡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