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层网 > 基层动态 > 正文 分享

多维施策治乱象,新都街道非机动车“停”出文明新秩序

时间:  来源:基层网      点击:296   字号+ 复制本页网址
扫一扫分享阅读

为破解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顽疾”,成都市新都区新都街道紧扣“属地管理、精细治理”要求,聚焦宣传引导、精准整治、长效共管三个关键环节,扎实推进非机动车停放秩序专项整治。

多维宣传凝共识

坚持“教育先行、全民参与”,构建全方位宣传矩阵。一是入户宣传“面对面”。整合街道治巡大队、村(社区)、网格员力量,聚焦地铁站点、商户、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开展“一对一”宣传,发放《文明停车告知书》800余份,结合《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现场讲解“出位停放”“占绿停放”等违规行为危害,引导居民自觉规范停车。二是线上平台“广覆盖”。充分依托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发布温馨提示、整治动态,利用“社区喇叭”“商户LED屏”循环播放文明停车标语,覆盖人群超2万人次,形成“抬头可见、入耳入脑”的宣传氛围。三是志愿行动“树标杆”。联合辖区学校、企业组建“文明停车劝导队”,在早晚高峰时段于校园周边、商圈门口开展“随手扶、规范停”志愿服务,累计劝导不文明停车行为200余次,带动居民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

精准施策疏堵点

聚焦“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靶向解决重点区域停车难题。一是集中整治“治乱象”。开展为期15天的集中整治行动,加大对医院、学校周边等高频乱停区域每日巡查,采取提醒劝导的方式,现场纠正违规停放800余起。二是科学施划“扩容量”。结合居民需求和道路实际,有效利用闲置边角地,在西南石油大学北门外、七一商圈商圈外围新增非机动车停放区5处,增设非机动车停放标识,解决“有车无位”问题。三是动态调度“管单车”。建立共享单车“政企协同”管理机制,督促运营企业落实“一车一码”消杀制度,针对商圈、地铁口等潮汐区域,实行“高峰时段定点调度、平峰时段动态巡检”,累计规范、清运乱停放及破损共享单车1500余辆次,实现共享单车有序可控。

长效共管固成效

建立“网格管理+多元共治”长效机制,推动整治成果常态化保持。一是网格化管理“抓日常”。将辖区划分为13个基础网格,每日开展“早查秩序、午清隐患、晚整乱象”巡逻,实时反馈并处置非机动车乱停问题,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处置各类停车问题350余件。二是多元化共治“聚合力”。构建“街道+社区+学校+企业”四方联动机制,整合校园安保、家长志愿者在上下学时段劝导非机动车规范停放;于8:00-14:00、16:00-22:00两个高峰时段,与商圈物业共同对非机动车停放情况进行巡查,现场劝导乱停放行为;召集共享单车企业专题会,压实企业运维责任。



责任编辑:董隼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

如果当前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及时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


15
视频推荐 更多 +
图库推荐 更多 +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