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层网 > 基层网教育 > 正文 分享

以青春汗水筑就智慧园林大棚——点亮阿克苏儿童福利院“希望之光”实践纪实

时间:  来源:基层网    点击:7.8千+   字号+ 复制本页网址
扫一扫分享阅读

7 月 3 日,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 “青年携技入乡野,数字田园焕新生” 科技创新实践团走进阿克苏地区儿童福利院,启动智慧大棚搭建实践活动。该团队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旨在打破科创壁垒,将智慧农业技术成果引入福利院,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科技为农业带来的变革。

实践伊始,团队全身心投入到智慧大棚搭建的前期准备工作中,首要任务便是开垦一片5×9米的空地。面对这片杂草遍布、土壤板结的土地,团队成员手持铁锹、耙子等工具展开劳作。经过三天连续作业,荒芜地块被清理平整,为后续施工打下基础。

▲图为队员开垦荒地 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青年携技入乡野,数字田园焕新生”团队供图

大棚搭建阶段,团队按步骤推进各项工作。团队首先对田埂进行浸水处理,为后期作物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在之后的工作中,技术组成员对照设计图纸,用电烙铁仔细焊接灌溉系统接口,确保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

期间尽管天气恶劣,成员们仍冒雨完成大棚膜的裁剪任务。测量尺在膜上反复比对,确保对折裁剪的尺寸精确无误;切割机切割钢材时火花四溅,成员们专注调整角度,让钢材完美适配大棚框架。同时,220V 交流电路铺设工作同步进行,团队成员安装配电箱仔细梳理每一寸线路,用轧带分类捆绑,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克服了空间布局复杂、线路交叉干扰等难题,成功完成电路铺设并确保大棚智能控制系统顺利通电。

▲图为电路系统搭建完成时场景 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青年携技入乡野,数字田园焕新生”团队供图

当最后一块智慧大棚的大膜被稳稳铺好,这座小型智慧农业大棚的搭建任务圆满完成。从初期清理土地的繁重劳作,到搭建中遭遇的技术瓶颈与天气阻碍,团队成员全程协作,逐一攻克难题。

▲图为智慧大棚完工成品 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青年携技入乡野,数字田园焕新生”团队供图

7 月 14 日,福利院的孩子们在实践团成员带领下参观大棚。孩子们好奇地触摸感应器,并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操控设备,当看到指令触发灌溉系统运转时,不少孩子发出惊叹。此外实践团还展示了病虫害识别小车、果穗施药装置等科创成果,让孩子们通过遥控器操作机器,直观感受 “科技服务民生” 的内涵。

▲图为团队成员为福利院儿童介绍智慧大棚场景 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青年携技入乡野,数字田园焕新生”团队供图

据了解,这座智慧大棚不仅为福利院增添了实用设施,更成为孩子们接触现代农业科技的窗口。实践团表示,今后将持续关注智慧大棚的运营情况,为阿克苏地区福利院提供后续技术指导,让科技之光长久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撰文|白金波 马海菲

图片|陈鹏帅 李诗韵

责任编辑:赵先声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在工作时间24小时内处理您的诉求。
163
视频推荐 更多 +
图库推荐 更多 +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