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是开展大思政教育的富矿,是把握国家大事、塑造家国情怀的载体。在信息爆炸时代,农村娃能否从海量信息中筛选、整合、运用时政信息,成为制约其综合素养提高的关键因素。临朐中学是乡镇原2所高中撤并而成的县域高中,学生来自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该校创新实施时政阅读写作教学模式,实现知识内化、思维进阶与价值塑造的融合推进,让农村娃抵达“看似无法到达的远方”。
向广扎根:拓展丰富时政阅读资源
时政阅读为学生打开一扇瞭望国家发展、社会变迁的窗口。该校以“三驾马车”为学生源源不断输送时政信息。
用好订阅时政报刊。学校订阅的《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半月谈》等报刊,蕴含海量时政资讯。该校将其融入校本课程,每周2节阅览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手握摘抄本记录关键数据与观点,如“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在阅读中关注国家发展动态、增强对政策理解。精心自编时政小报。每半月编印《知行报》,设置3大核心版块。“时政头条”精选重大时政,让学生触摸国家发展脉搏;“教材链接”将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点结合,助力知识迁移;“师生论坛”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激发思维碰撞。定制时政视频。教师团队每日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栏目精选素材,剪辑成15分钟精华视频《时政速递》,为学生呈现视听盛宴。学生观看时捕捉信息、记录关键词,随后集中精力做好笔记。利用“日观—周查—月评”机制,引导学生通过“时政微评”等作业深度钻研时政内容。
向上拔节:趣用多样时政阅读方式
根扎丰富时政资源沃土,用“三阶参与法”让学生在趣味阅读中拔节生长。
搭建时政快闪剧场。课前3分钟+课上前3分钟模拟场景,如2025年全国“两会”王毅答问,学生分饰外交部长、中外等角色,用中英文交锋,教师顺势导入课程,知识在体验中迁移。开展时政新闻播报。以“DeepSeek的AI伦理挑战”为例,2名学生化身播音员播报信息,同学则速听速记,为答题训练奠基,提升语言表达与信息处理能力。组织时政思辨比赛。以时政新闻为背景,选取争议性辩题组织辩论,学生援引思政教材知识观点,让思维在交锋中提升。
向阳开花:依托写作反哺深度阅读
写作是阅读的深化升华,该校构建“三步读写体系”。
限时命题训练。阅读时政报刊、观看时政视频,以时政为背景原创试题,发放跨模块题组,学生在规定时间作答,提升答题能力。平台互动创作。如借助“学习强国”两会专题,师生浏览时政并理性留言,获得网友点赞,形成“认知—表达—认同”正向循环。促进论文孵化。实施全流程培育行动,指导学生围绕热点撰写《中学校园里的互联网+》《慧眼识骗局》等30余篇时政小论文并发表、获奖,提升研究与创新能力。
向深结果:时政读写素养彰显价值
“扎根—拔节—开花”层层推进,该校以时政阅读写作为抓手,结出学生素养提升、价值观塑造的硕果。
有效知识内化。学生通过长期时政阅读与写作训练,将时政信息转化为与教材紧密衔接的知识储备,显著提升思政等学科材料题得分率。促进思维进阶。学生从单向信息接收向深度、全面思考转变,在活动中锤炼批判性思维与逻辑能力,形成“常态化积累—结构化表达—创新性输出”完整思维闭环。引领价值选择。时政阅读写作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学生发表雄文、深入钻研,在网络治理、模拟体验中展现公民担当,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学生动情表示:“时政面前,人人平等。农村娃也可以无限接近国家大事,一样能担起时代赋予重任!”
阅读写作时政教学模式,以“供给—内化—产出”的链式设计,让时政教育实现知识习得、素养提高与价值引领有效融合,为高中尤其县城高中大思政教育提供经验借鉴,助力新时代青年带着时代烙印与家国标志勇毅前行。(通讯员 朱林明)
责任编辑:李思欢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
如果当前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及时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