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层网 > 基层教育 > 正文 分享

“三下乡”进行时 | 初抵红土地,画笔蓄势待发

时间:  来源:基层网    点击:9.3千+   字号+ 复制本页网址
扫一扫分享阅读

基层网7月7日讯(通讯员 蔡烨涵) 七月流火,青春启程。2025年7月7日,湖南信息学院"星火绘梦"实践团的成员们刚结束期末考试,便带着蓬勃朝气奔赴泉塘村。车厢里歌声与笑语交织,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对即将展开的十天红色实践之旅的憧憬。

下午15时,实践团抵达住宿地,稍作休整便围坐讨论当日工作安排。很快,负责对接的宋老师前来迎接,带领大家前往此行目的地——王家湾。

村口那面巨大的宣传墙上,“少奇同志返乡调研第一站——王家湾”的鲜红大字格外醒目,仿佛在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实践团成员们在此驻足,拍下了属于他们与这片红色土地的第一张合影,镜头定格下青春与历史的初次对话。

漫步村中,宋老师指着待绘制的红色文化墙道出期盼:“希望这面墙能成为新的打卡地,让更多人走进王家湾深处,读懂这里的故事。”抵达王家湾党员之家后,成员们与当地领导班子围坐畅谈,最终决定以近期走红的短视频打卡墙形式为蓝本,融入红色基因与乡土元素进行设计。

17时,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展开:邹晨、吴丹埋首史料堆,深挖“刘少奇回乡”故事,将红色记忆与本土非遗巧妙融合,梳理出一帧帧鲜活素材;朱海龙、林昱江循着泉塘村的历史脉络,推敲色彩方案,细心清点绘画工具,让每一种颜料都承载文化温度;蔡烨涵、余浩则与村委干部默契配合,协调脚手架、清理墙面杂物。

夜幕降临,晚餐后的小院里,成员们仍在热烈讨论着墙绘细节。月光下,青春的脸庞映着对未来的憧憬——这场红色乡村的“绘画戏剧”才刚拉开序幕,更多精彩,正在王家湾的晨曦中酝酿。

责任编辑:赵先声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在工作时间24小时内处理您的诉求。
302
视频推荐 更多 +
图库推荐 更多 +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