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层网 > 基层教育 > 正文 分享

安大学子走进基层——法润民生护耆老,智防诈骗入乡村

时间:  来源:基层网    点击:9.8千+   字号+ 复制本页网址
扫一扫分享阅读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手段不断翻新,严重威胁群众财产安全。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网络诈骗案件超4万件,判处8.2万余人,案件数和被告人数同比分别上升29.4%、26.7%。其中,老年人因互联网使用经验不足、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更容易成为诈骗目标。为增强老年人反诈意识,安徽大学法学院“法润民生”暑期实践团队于7月3日赴合肥市肥东县白龙镇双庙村,开展防诈骗普法宣传活动。

深入双庙社区,开展防诈宣传

7月3日上午8时,“法润民生”暑期实践团抵达合肥市肥东县白龙镇双庙村,与社区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了解当地留守老人情况和社区反诈宣传工作等。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初次走进双庙村,进行基层服务法治宣讲

组织反诈宣讲,剖析骗局手法

针对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团队成员周杨敏学进行总结分析,结合案例和应对方法,用通俗语言向老人宣讲。例如,“保健品”、“特效药”诈骗,骗子常宣称产品“包治百病”“延年益寿”,以免费体验、讲座、送礼品等方式吸引老人,利用其关注健康、渴望长寿的心理,夸大效果,先免费后高价,甚至打“亲情牌”骗取信任。团队成员提醒老人:不轻信非正规宣传,购买药品保健品要认准批号、咨询医生。宣讲中设有互动答疑环节,解答老人疑问。看到老人神情由疑惑转为明了,成员们深感基层宣讲意义重大。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向老人们宣讲防诈骗知识,并积极答疑解惑

总结活动成效,交流实践经验

宣讲结束后,团队及时总结成效与不足。实践发现,使用专业术语难以吸引听众,需针对不同群体优化宣讲方式,才让防诈知识更深入人心。团队还向社区工作人员反馈了宣讲成果,并提出防诈工作建议。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活动对社区反诈工作很有帮助,并期待团队未来带来更多法治内容下乡。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的合影

撰稿人:刘言丽  图片:刘言丽

责任编辑:赵先声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在工作时间24小时内处理您的诉求。
318
视频推荐 更多 +
图库推荐 更多 +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