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层网 > 基层网教育 > 正文 分享

非遗“蓝”赋能:湖南工商大学学子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印”象

时间:  来源:基层网    点击:4.2千+   字号+ 复制本页网址
扫一扫分享阅读

基层网7月25日讯(通讯员 尹涵维)近日,“古韵非遗,蓝印相续”暑期实践小队走进邵阳县,走访望江湖村文化小镇、蓝印花布文化基地及相关店铺,考察当地以非遗推动乡村振兴的初期探索。在望江湖村,村支书介绍了从产业培育、环境改善到文旅开发的发展历程,队员们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就旅游IP打造、生态资源转化等话题热烈讨论并提建议。尽管蓝印花布产业化尚处起步、市场认可度待提升,但这项承载乡愁与匠心的“蓝色事业”,已为乡村文旅注入独特活力与潜力。

图为实践小队与望江湖村委开会讨论的场景

实践小队前往望江湖村文化小镇途中,便见沿途青瓦白墙民居外点缀着蓝白印花布装饰,非遗氛围渐显却仍处摸索阶段。抵达后经村支书介绍得知,村子正按“水上文旅为主、非遗文化为特色”规划打造样本——尽管天子湖水上娱乐核心项目尚在规划,却已前瞻布局蓝印花布IP,推进“文化+风光”融合场景构建。这一规划将为游客未来在体验望江湖村景和水上游玩项目奠定基础。村支书还提到,随着规划推进,村民对“嬉水品蓝”的融合发展满怀期待。


(图为实践小队参观小镇天子湖景点)

走进蓝印花布文化基地,这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让实践小队充满好奇,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其传统制作流程,以及陈列架上各类文创产品的设计巧思。展厅内产品虽以经典传统纹样为主、创新空间尚存,但凭借独特东方美学已远销海外,尤其受欧美市场青睐,法国更是主要外销方向,当地消费者对这抹“中国蓝”情有独钟。“正借生产调整期梳理市场需求,既要守住老手艺根脉,也想让更多人爱上这门工艺。”讲解员的话,让小队成员对非遗传承的实践探索有了更深体悟。

图为实践小队参观蓝印花布文化基地

告别村委们后,实践小队探访了邵阳县的蓝印花布文创专营店,实践小队看到货架上整齐陈列着服饰、包装等丰富的文创产品,只是目前的客流量较为稀疏。店内一位和队员们年纪相仿的年轻售货员正认真打理着这项古老技艺的衍生品,即便客流稀疏也未曾懈怠。店铺负责人坦言,当前最大挑战是提升邵阳蓝印花布的市场认知度,下一步将聚焦“差异化定位+精准推广”,让非遗产品真正融入大众生活。

图为蓝印花布产品店铺陈列商品

这趟调研之旅,让实践小队深深懂得,非遗的复兴从不是一场轻装疾行。从染缸里漾开的那抹靛蓝,到文旅小镇悄然铺展的蓝图,邵阳蓝印花布的产业化道阻且长。这份对古老技艺的执着守护与探索,早已为乡村振兴埋下独特的文化火种。(通讯员 尹涵维)

责任编辑:赵先声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在工作时间24小时内处理您的诉求。
137
视频推荐 更多 +
图库推荐 更多 +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