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1日,西宁市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农机手技能提升培训专题班在湟中区职教中心正式开班。
此次培训由西宁市农业农村局、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主办,西宁旭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承办,吸引了来自大通县、湟源县、湟中区的50余名农机能手参与,将通过10天理论实操培训与2天集中考试,全面提升农机手技能水平。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多样,针对性极强,精心涵盖了综合素养、专业技能和能力拓展三大模块。开班伊始,便邀请到西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玉珍为学员们带来国家政策解读的开班第一课。黄副局长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结合西宁市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详细解读了国家在农业机械化、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最新政策,让学员们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据了解,在综合素养课程中,学员们将深入学习党的“三农”政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提升职业素养与文化素养。专业技能课作为本次培训的核心重点,围绕农机具的结构原理、类型功能、智能化应用以及安全法律法规等基础知识展开深度学习。同时,通过田间作业、场地驾驶、植保无人机操作等丰富多样的实操实训,让学员们在真实场景中熟练掌握技能,切实提升能力。能力拓展课则通过维护与故障诊断、新技术应用示范等前沿内容,拓宽学员们的视野边界,有效提升综合素质与应急处理能力。
西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玉珍在开班仪式上强调:“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征程中,农业机械化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机手作为农业机械化的直接推动者与实践者,其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关乎农业现代化的整体进程。因此,举办此次农机手技能提升专题培训班,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也是提升我市农机手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机手则是这条道路上的中坚力量。此次培训将持续提升我市农机手的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助力参加培训的农户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为推动我市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坚实力量。(世旅融媒:史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