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践教育,2024年12月1日,江苏大学能动学院、艺术学院、计算机学院、机械学院、物电学院、电气学院六院科协在江苏大学勤人谷联合举办了主题为“奇思动力小船,创意点亮水域”的无动力小船设计大赛。69支跨学科团队以小船为创作载体,将流体力学、工业设计等专业知识转化为水上竞速实践,构建起科技创新、绿色环保、团队协作三维一体的创新育人平台,在碧波荡漾间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创意交融,跨学科协作展魅力
在无动力小船设计大赛的备赛期间,大赛主办方改变了传统以学院为单位的参赛形式,采用“面对面组队”模式,意在促使同学们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让能动学院的力学知识、艺术学院的美学理念、计算机学院的数字化设计等跨学科知识深度融合,从而设计出特色鲜明的无动力小船。
为推动参赛队伍间的交流学习,主办方通过设立大赛交流群和组织线下交流会搭建了有效的沟通渠道。在这样的互动环境中,各参赛队伍相互切磋、共同进步,以竞争激发成长动力。对此,来自电气学院的一位参赛成员表示:“在与队友探讨船身线条时,大家各抒己见,我感受到了不同专业视角的激烈碰撞,这让我们的作品充满无限创意。”
实践为基,探索中优化提效能
本次赛事以“理论结合实践,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目标,通过赛前调试与正式竞赛的双环节设计,全方位锤炼参赛成员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素养。 赛前调试环节中,各团队积极利用试水机会来解决技术问题。有团队根据水流方向对船舵角度进行微调,调整幅度精确到了一定度数;还有团队拆解动力装置进行精细调试,这些措施使得小船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比赛开始后,各团队的小船依序入水,表现均远胜试水阶段。裁判负责记录每艘小船的行驶距离,最后选取最优成绩作为评判依据。比赛过程中参赛成员展现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图为参赛成员进行赛前调试。魏嘉豪 供图
图为参赛小船正式入水。魏嘉豪 供图
趣味竞技,团队游戏收官升华
为缓解紧张的比赛氛围,提升团队默契程度,赛事主办方巧妙设计了“齐心移豆”与“珠行千里”两个妙趣横生的赛间活动。“齐心移豆”轻松开场,参赛成员依次接力,在规定时间内用筷子转移黄豆,按总数决定比赛上场顺序。活动中,有人手忙脚乱夹不住豆引众人欢笑,有人配合默契动作流畅,现场氛围轻松活跃,让大家能以平和心态迎接正式比赛。
“珠行千里”小游戏则为赛事画上圆满句号,每队2-3人接力传输小球,“这个游戏看似简单,实则需要高度默契,我们在失败中不断调整配合,特别有意思!”艺术学院的同学笑着分享。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让大家在紧张比赛之余放松身心,进一步强化了团队协作精神,也为参赛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图为参赛成员进行“齐心移豆"游戏。魏嘉豪 供图
图为参赛成员进行“珠行千里"游戏。魏嘉豪 供图
佳作陈列,优秀成果指引前行
赛事结束后,优秀作品在校园长廊展示,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观看。与此同时,赛事主办方还邀请了优秀团队分享经验,受邀团队毫无保留地讲述备赛过程中的思路、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为其他同学提供借鉴。
能动学院团委副书记尹星老师在展览现场感慨道:“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同学们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更体现了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的完美结合。看到同学们能够将课本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在不断试错中茁壮成长,这正是我们举办此次赛事的初衷所在。希望这样的创新实践经历能成为他们科研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此次无动力小船设计大赛是江苏大学在培养未来科创人才道路上的一次生动实践。它激励着更多同学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中勇往直前,同时也让绿色环保的理念在校园里落地生根。未来,江苏大学将为培育兼具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让创新之舟在学术的浩瀚海洋中破浪前行,驶向更为广阔的天地。(通讯员 尹星 李佳琪 赵晓卓)
责任编辑:李思欢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
如果当前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及时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