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层网 > 基层公益 > 正文 分享

五一彭城展魅力,矿大志愿暖客心

时间:  来源:基层网      点击:4.7千+   字号+ 复制本页网址
扫一扫分享阅读

图为志愿者悉心为游客答疑解惑。基层网通讯员 张涵 供图

图为志愿者为身旁的游客介绍景区相关信息。基层网通讯员 张涵 供图

图为志愿者为游客拍摄合照。基层网通讯员 赵成久 供图


基层网徐州5月6日讯(通讯员 王加冠、唐湛) 近年来,徐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围绕数字文化生产、数字旅游体验服务、数字文旅技术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促进文旅技术创新、推动文旅业态更新,有力促进商旅文体联动发展。今年五一假期,当和煦的暖风拂过彭城大地,徐州这座兼具千年古韵与时代活力的城市,正以全新的文旅姿态热情拥抱八方宾客。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北宋诗人陈师道笔下的诗句,生动勾勒出徐州城清幽秀丽的山水画卷。这座承载着楚汉文化精髓的历史名城,历经岁月洗礼,如今凭借独特的文旅资源,成功跻身新晋网红城市行列。五一期间,徐州迎来客流高峰,据市文旅部门统计,假日期间全市游客接待量、游客消费规模同比增幅均居全省第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只为领略彭城的独特魅力。

为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在市委社会工作部的统筹指导下,团市委、市文广旅局等单位联合开展“五一”假期青年文旅志愿服务,面向社会招募“彭小青”志愿者,来自10所学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为游客提供导览、咨询、应急、保障等服务,用青春热情和专业素养为徐州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其中,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的志愿队伍,更是活跃在文旅服务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走进徐州博物馆,身着整齐志愿华服的矿大学子恰似春日里蓬勃的新绿,于历史烟云与现代文明的交汇处蓬勃生长,格外引人注目。乾隆行宫之中,志愿者张涵等同学笑容温暖明亮。他们悉心引领游客文明观览,面对游客对文物历史渊源、文化内蕴的询问,志愿者们凭借深厚的学识积淀,耐心作答,让历史的光辉透过言语,洒落在每位游客心间。前广场上,志愿者黄媛媛等同学宛如跃动的音符,在熙攘人群编织的乐章里轻盈穿梭。他们有条不紊地引导游客有序排队入馆,客流高峰之时,亦能沉着应对,通过合理的分流措施维持现场秩序,确保参观之旅畅行无虞。广场东下坡处,负责交通引导的万俊峰和巩文浩同学在烈日下一站就是数个小时,他们身上的志愿马甲早已被汗水浸出盐霜,帽檐滴落的汗珠在炽热的空气中迅速蒸发,仍耐心帮助游客解决停车困扰,让景区周边道路始终保持畅通。

“这次志愿服务不仅是一次实践锻炼,更是一次文化传播的使命。” 参与活动的矿大志愿者张涵表示。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评价道,矿大学子们用实际行动,成为徐州文旅的 “活名片”,为提升城市形象、推动文旅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也让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在五一假期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展现了矿大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更是中国矿业大学“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追求卓越”校园精神、“好学力行、求是创新” 校风的生动诠释。多年来,中国矿业大学始终将志愿服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志愿服务育人体系。学校将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精神深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此外,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设立 “志愿服务先进个人”“优秀志愿团队” 等荣誉奖项,对表现突出的师生进行表彰。如今,穿梭在博物馆中的那抹"志愿蓝",已成为这所百年学府最生动的育人名片。




责任编辑:雷舒涵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

如果当前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及时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


225
视频推荐 更多 +
图库推荐 更多 +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