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导组培训会议召开,强调要坚持严督实导,做实同题共答,做到指导有方。会议释放出强烈信号,要求各级调研督导时,要在“导”字上下功夫,而非在“督”字上找问题。
2022年10月25日,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强调要推动全党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是要切实减轻基层的负担,切记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真真正正解决基层的“急难愁盼”。
调查是为了发现问题,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调查研究就要针对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要注重“导”的实际意义。政策落的实不实?制度定的准不准?服务做的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调研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走进群众家中,直观感受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要与融入群众,让群众放下“戒备”,把实话讲出来,把实情反映出来。要与基层干部进行访谈,真正了解基层干部的“难处”,了解政策制度落地落实的“堵点”。要把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及时进行研判,能马上解决的就马上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要协调相关部门,明确主要责任人,限期解决;需要汇报研究的,要充分征求调研对象的意见,形成建议报告,全过程要体现“导”的内容,不要简单罗列现象、累加问题,搞形式、走过场,增加基层负担的同时还降低党委和政府的公信力。
督是为了推动工作,导是为了疏通制约工作推动的堵点,督导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监督、指导和评估,确保工作任务按时按质完成。督导就是为了帮助被督导单位提高工作能力和绩效。不仅要看被督导单位推动工作进度,更要看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仅要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要给出解决问题具体办法。要与被督导对象共同研究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办法,推动形成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而不是“一督了之”,反馈完问题就走。要在“导”字上下功夫,要看制定的改进举措实不实,可行不可行,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要定期开展“回头看”,对那些整改中敷衍了事、“走过场”的,必须进行严肃批评。要制定铁规矩、硬杠杠,对屡教不改的,要依照党纪和组织程序严肃处理,坚决形成震慑,确保问题整改有实效。
发现问题与整改问题并非最终目标,增强工作能力和绩效才是调研督导的核心要义。希望各级调研督导时能够不忘初心、求真务实,通过发现“真”问题,给出“实”举措,改出“正”成效,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坚决防止走“督”的形式,充分发挥“导”的核心作用,实现上下齐心、同心同向,让调研督导真正成为推动和提高工作的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董隼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
如果当前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及时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