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网7月13日讯(通讯员 李子威 李欣然)7月10日,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金兴育禾,青苗向阳”乡村振兴推普实践服务团于深入乡村,针对留守儿童群体精心组织开展了主题为“我是小小推普员,推普筑梦向未来”的七彩课堂。旨在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政策的号召,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并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乡村儿童的语言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为他们架起通往更广阔世界的语言桥梁。
实践服务团的成员们结合自身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优势,为孩子们量身打造了丰富多彩的普通话学习课程。课堂上,志愿者李子威化身亲切的“推普员”,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情景对话、经典诵读等形式,激发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热情。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尝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发音、学习表达,课堂里充满了朗朗读书声和欢快的笑语。
(课堂上进行乡村旅游导览的普通话教学)
为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推普实践团在推普系列课程结束后特别设置了“普通话之星”颁奖环节。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小朋友们自豪地接过象征荣誉的奖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颁发奖状的瞬间,定格了孩子们收获肯定与成长的喜悦瞬间,也见证了实践团推普课程活动在他们心中播下的自信种子。
(孩子上台进行展示)
学习不止于课堂。实践团还巧妙地将推普活动融入乡村生活场景,组织孩子们走进当地景点。在实地探访中,孩子们化身“小小推普员”,尝试用普通话描述所见所闻,记录家乡的美好。一张孩子们在景点认真拍摄的照片,生动展现了他们在实践中运用普通话、感受家乡文化的场景,语言学习与生活体验得到了有机结合。
(实践团成员李子威为小朋友颁发奖状)
据悉,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金兴育禾,青苗向阳”乡村振兴推普实践服务团一系列的推普活动,不仅是对当地普通话的推广,更是一次梦想的播种。通过“七彩课堂”的浸润,普通话的种子在留守儿童心中生根发芽,为他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新窗口,也为乡村的文化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未来,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的青鸟志愿者们将持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用语言的力量助力乡村儿童筑梦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