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层网 > 乡村振兴 > 正文 分享

天等县宏秀牧业:“秸”尽所能变废为宝,年助农户增收二千万

时间:  来源:基层网    点击:872   字号+ 复制本页网址
扫一扫分享阅读

“以前秸秆烧不得、卖不掉,现在成了‘香饽饽!”7月15日,广西天等县进结镇农户黄大叔驾驶满载甘蔗尾叶的货车驶入收购站,现场称重、结账一气呵成,手机到账提示音让他笑开了眼。近年来,天等县宏秀牧业有限公司通过构建秸秆资源化利用全链条,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生态财富,2024年当地和周边秸秆近8万吨,带动全县和周边3.2万农户及职业收草人增收2000余万元,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针对秸秆露天焚烧污染问题,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宏秀牧业创新推出“三定一快”收购机制——定点设站、定时收购、定价透明、快速结款。公司在全县布局12个标准化收购点,配备粉碎机、打包机等设备,以每吨150元至450元的价格收购甘蔗尾叶、玉米秆等废弃物,并承诺“车到即收、现款现结”。这一模式彻底改变了农户“一烧了之”的习惯,2024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跃升至98.6%。“现在秸秆成了‘金秆秆’,我家10亩玉米地多赚了3000元!”天等镇宏魁村农户李大姐算起增收账。

宏秀牧业将收购的秸秆经科学处理后,转化为优质青贮饲料,供给公司万头肉牛养殖基地,牛粪通过生物发酵制成有机肥反哺农田,形成“秸秆-饲料-养殖-有机肥-种植”的绿色循环链。该模式年减少化肥使用量1200吨,降低养殖成本800万元,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0.3个百分点。

从“一把火”到“一捆草”,从“生态短板”到“绿色引擎”,天等县的实践证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既能守护蓝天碧水,更能撬动乡村产业振兴。如今,天等县的田间地头已难见浓烟滚滚的焚烧场景,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满载秸秆的运输车穿梭往来。

责任编辑:赵先声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在工作时间24小时内处理您的诉求。
29
视频推荐 更多 +
图库推荐 更多 +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