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网讯(通讯员 邹可嫣、梁芷珊、胡凌静) 近日,珠海科技学院“夏乡之源”突击队走进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南水社区睦邻中心,开展“文脉相传,情暖南水”主题探访活动。通过面对面访谈、影像记录与新媒体传播,青年学子用真诚叩开长者记忆之门,将一段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南水故事汇编成《南水社区生命故事集》,让渔家文化、手工技艺与咸水歌谣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从泥路到广场:南水变迁见证时代温度
“过去白天坐门口发呆,晚上听风声睡觉,现在想都不敢想能过上这样的日子。”83岁的李奶奶指着睦邻中心的长者活动室感慨。队员们了解到,曾经的南水房屋简陋、道路泥泞,精神生活匮乏。如今,社区休闲广场、健身设施一应俱全,睦邻中心每周开展手工、歌唱、健康讲座等活动,成为长者“快乐驿站”。社工介绍,中心年均服务老人超2000人次,未来还将引入智慧养老系统,持续提升幸福指数。
扭扭棒编出“第二春”:手工花成情感纽带
彩色扭扭棒在老人指间翻飞,一朵朵玫瑰、百合渐次绽放——这项半年前引入的手工活动,已从“笨拙尝试”变成“拿手绝活”。“以前一个人闷得慌,现在边做花边聊天,时间都不够用了!”78岁的潘奶奶笑着展示义卖手工花所得的“爱心存折”。据悉,老人们将义卖收入全部捐入长者中心活动基金,而比金钱更珍贵的,是制作过程中跨越孤独的陪伴与欢笑。
图为成员采访社区长者
咸水歌里的百年渔家记忆
“调子永远忘不了,唱着唱着就回到摇橹出海的日子。”在每周固定的咸水歌活动中,长者用方言唱起《疍家渔火》。这些百年渔谣记录着从“用牙咬断渔网”的艰辛岁月,到“渔船装定位系统”的现代化变迁。在当地,咸水歌已被纳入社区非遗保护计划,青年学子更将其制作成有声故事集,点击量在社交媒体突破8000次。
图为社区长者合唱咸水歌
从访谈桌到云端:生命故事的新旅程
活动尾声,突击队向长者赠送《南水社区生命故事集》,并发布同名短视频专辑,总播放量播截止达2.5万,网友留言“宝刀未老,儿时的记忆”。
图为成员向长者赠送生命故事集
如今,南水社区逐步向前发展,居民也奔赴幸福;生命故事集如同老人指尖永恒的花朵,成为交流的纽带与文化传承的载体;伴随着洪亮的咸水歌声,在时代中源源不断地流淌下去。团队负责人邹同学表示:“这些故事不仅是南水的历史,更是中国渔村发展的缩影。突击队成员也将持续运营新媒体账号,让咸水歌声飘向更远的地方。”
撰文 | 梁芷珊
图片 | 胡凌静
审核 | 邹可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