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层网 > 基层教育 > 正文 分享

五育并举促发展,实践育人润南池——广州铁职院“集酷星旅”实践团点亮乡村少年成长

时间:  来源:基层网    点击:1.4千+   字号+ 复制本页网址
扫一扫分享阅读

2025年7月,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集酷星旅”实践团深入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南池村,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精心设计并实施了包含素质教育、关爱成长、体育锻炼、艺术美育与劳动体验的五大板块课程,全面助力乡村青少年多维发展,用实际行动推动教育资源走进基层、服务农村。

德育启航,情暖南池

“集酷星旅”实践团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开展“感恩写信”与“红船精神”主题德育课堂。在信件中,学生写下对父母和老师的感激之情,学会表达与回应爱。红船课程通过讲述党的诞生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信仰的力量。孩子们折叠象征初心的纸船,写下理想誓言并齐声朗读,将纸船放入“梦想之河”,在仪式中点燃信念,播种理想。

德育课程以温情与仪式感为载体,将感恩教育与理想教育融合推进,不仅在学生心中种下情感的种子,也点燃了信仰的星火,引导他们在未来道路上怀揣热爱、勇敢前行。

图为学员在课上认真书写信件,向老师表达感恩之情

智慧启航,科技赋能

智育课程专注于培养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开设了“VR互动课堂”和“无人机操作课”两大模块。在VR课堂上,学生们佩戴上虚拟现实设备,通过沉浸式体验,进入太空、海底、历史场景等多种虚拟空间,拓宽了知识视野,激发了他们对科学与技术的好奇心与兴趣。

图为“集酷星旅”实践团成员指导学生佩戴VR设备,体验沉浸式科技课堂

在无人机课程中,实践团成员详细讲解了无人机的构造与飞行原理,强调了飞行中的安全规范与操作技巧。学生们亲自操作无人机,体验了飞行的乐趣与挑战,也增强了对科技创新的认知与兴趣。这一系列课程,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

图为“集酷星旅”实践团成员指导学生动手拼装无人机

体魄铸魂,健康成长

体育课程覆盖了呼啦操、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项目。通过呼啦操教学,孩子们在愉快的运动中唤醒身体与精神,增强了集体协作能力;乒乓球和羽毛球的教学中,学生们通过练习握拍动作与击球技巧,培养了专注力与协调性;篮球课程则通过小组对抗赛,激发了孩子们的竞争意识与团队精神。

图为“集酷星旅”实践团成员带领学生练习呼啦操动作

图为“集酷星旅”实践团成员指导学生进行羽毛球握拍练习

实践团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帮助学生们增强了体质、磨炼了意志,培养了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并通过这些活动锻炼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美润心田 艺启童梦

美育课程让孩子们在艺术中发现自我、表达情感。实践团开设了包含“创意绘画”“折纸工艺”“石膏娃娃彩绘”“唱响童年”等多元课程。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家乡风景,用彩纸折出奇思妙想的造型,用画刷赋予石膏娃娃个性,用童声歌唱传递心声。课程既融合视觉与听觉体验,又强化动手与表达能力,全面激发了学生的艺术潜能与审美情感。艺术在这里不再抽象,而是可以触摸、可以歌唱、可以创造的生活一部分。

图为“集酷星旅”实践团成员与学生共同展示美育作品

劳动育德, 磨砺成长

劳动教育是实践团的重要课程之一,课程内容包括卫生清扫、教室布置和传统扎染工艺体验。学生们在劳动中学会了尊重劳动成果,体会到合作与奉献的意义,感受到劳动的价值。

图为“集酷星旅”实践团成员与学生共同展示扎染作品

通过劳动,孩子们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还增强了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在扎染课上,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独特的图案,体验了创意与努力带来的成果。劳动教育不仅帮助学生们形成了积极的工作态度,也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了“做中学”的重要性。

14 天的实践时光虽画上句点,但 “德智体美劳” 五育融合的养分已深深浸润南池村孩子们的心田。它将在晨读的琅琅书声中生长,在课后的追逐奔跑中拔节,在田间地头的观察体验中扎根。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集酷星旅” 实践团将伴随孩子们走过四季,让德育的温度、智育的深度、体育的力度、美育的浓度、劳动教育的厚度,成为他们描绘人生画卷时最亮的底色。而实践团也将带着这份育人初心继续前行,让优质教育的涓涓细流持续汇入乡村振兴的江海,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在五育阳光的照耀下,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撰稿:邱莹佳 何玉婷 余培婷 供图:严朝洋 朱海榕)

责任编辑:赵先声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在工作时间24小时内处理您的诉求。
47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