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集酷星旅”实践团在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南池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围绕青少年品德修养与习惯养成,精心设计“感恩信笺诉心声”“红船精神研学小课堂”“垃圾分类创意实践营”三大特色活动,为当地青少年打造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德育之旅,以德育滋养心灵,助力其健全人格塑造。
“感恩信笺诉心声”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引导孩子们回忆感动瞬间,从确定对象、梳理情感到落笔书写,全程陪伴完成书信创作。孩子们伏案执笔,将对父母的感恩、老师的敬爱、朋友的珍惜倾注笔端。“妈妈每天为我做饭洗衣,我想对她说声辛苦了”“老师教会我很多知识,我要谢谢她的耐心教导”…… 稚嫩字迹间,满是纯粹真情。实践团还备好信封,鼓励孩子们亲手送达。
图为“集酷星旅”实践团成员指导学生手写感恩书信
在“红船精神研学小课堂”上,实践团成员以生动鲜活的历史故事为依托,细致阐释红船精神中开天辟地的首创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与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德育教育注入红色基因。讲解时,学生们专注倾听,不时与实践团成员互动交流,在问答间深化对红色精神的认知。此次活动将红色基因巧妙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让学生们对红船精神有了更具体的理解,更在心中播下传承的种子,激励青少年以先辈为榜样,勇担时代使命。
图为“集酷星旅”实践团成员给学生讲授红船精神
随后开展的垃圾分类实践课,巧妙融合环保理念与创意实践。实践团成员先生动科普垃圾分类知识,细致讲解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类别的区分标准,引导孩子们动手辨别身边常见垃圾的归属。讲解结束后,“变废为宝”创作环节随即展开,孩子们领取瓦楞纸板、彩笔、剪刀等材料,化身“环保小创客”,在想象中对废品进行改造。一个小女孩专注裁剪纸板,将其制成精巧的“小房子”模型,生动诠释“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让环保意识从认知落实到实践。
图为“集酷星旅”实践团成员向学生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作为三下乡实践的重要一环,此次品德素养主题实践活动的圆满成功,正是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集酷星旅”实践团践行育人使命、推动德育实践发展的生动注脚。活动不仅让乡村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到感恩的温度、安全的底线与环保的责任,更在互动实践中悄然筑牢责任意识、规则观念与社会参与能力。团队始终相信,这份扎根乡野的多元德育力量,能引导更多青少年在品德滋养中明辨是非、在美德践行中锤炼品格,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朝气力量。
图为孩子参与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实践,用创意赋予废品新生命
未来,我们也将持续关注青少年品德成长需求,以更丰富的形式播撒德育种子,让品德之花绽放在更多成长路上,陪伴青少年在感悟与实践中奔赴充满温暖与责任的未来。(撰稿:林健锋 黄含湘 供图:朱海榕 何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