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和音之梦团队全体成员在4月1日至5月1日期间前往南宁市新智源听障学校开展关于听障儿童成长过程中音乐教育方式的调研活动,该校面向 0 至 17 岁听障儿童开放。实践团深入了解到听障儿童在音乐学习中的特殊需求与挑战。听障儿童在音乐老师引导下,借助手语、击打乐器、简单发声等方式感受音乐韵律节奏。但调研发现,学校虽有音乐专业毕业的教师,却并非专职音乐教学,教师们身兼数职,且普遍未充分认识到音乐在听障儿童康复与教育中的作用,仅将音乐课当作娱乐活动。不过,有一位教师深入研究并应用奥尔夫教学法,还制作了相关演示文稿,其他教师也在积极探索,但面临着系统性培训和资源支持不足的问题。(通讯员 王子幸)
实践团成员与该校教师进行交流听障儿童音乐上课方式 黄静供图实践团成员聆听学习该校音乐课上课方式及内容 蓝少越供图
实践团成员带领学生进行奥尔夫音乐游戏 翟艺平 周颖供图
实践团成员为该校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活动 黄泽宁 李婧菡供图
实践团与学校的教师进行了深度交流,共同探讨听障儿童音乐教育现存的不足与改进方向。此次实践让成员们深刻认识到听障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感受到音乐对特殊儿童心灵成长的积极影响。实践团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听障儿童及更多特殊儿童群体,为他们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助力他们快乐成长,更好地融入社会。
责任编辑:雷舒涵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
如果当前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及时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