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层网 > 基层文旅 > 正文 分享

宿迁学院举办“舞动宿院 青春飞扬”校园舞蹈大赛

时间:  来源:基层网      点击:1.8万+   字号+ 复制本页网址
扫一扫分享阅读

基层网宿迁4月28日讯(通讯员 程振涛)近日,宿迁学院隆重举行“舞动宿院 青春飞扬”首届校园舞蹈大赛。此次大赛不仅是学校美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重要实践,通过舞蹈艺术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展现当代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与艺术风采。该校领导、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师生代表共同观看了这场艺术盛宴。

 本次大赛汇集了来自全校13支队伍的优秀舞蹈作品。赛场上,舞者们各具特色,有的用充满力量感的动作诠释年轻的激情澎湃,有的用轻盈柔美的舞步描绘梦幻的诗意画卷。国际教育学院的《Mix-traditional》率先登场,舞者们身着融合东西方元素的服饰,将太极的圆融与街舞的张扬完美结合,每一个转身都诉说着文化交融的无限可能。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小船谣》则带观众穿越至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女舞者手持油纸伞轻盈旋转,仿佛一首流动的水乡诗篇。

 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入画江南》将科技与艺术巧妙融合,舞者们的衣袖翻飞间,投影技术将水墨丹青泼洒在舞台上,传统与现代在此刻达成了完美对话。信息工程学院的《阿果》以充满原始生命力的肢体语言,构建出神秘的民族图腾,男舞者有力的跺脚声与女舞者柔美的腰肢形成强烈对比,却又和谐统一。

 数理学院的《苏幕遮》展现了刚柔并济的独特美学,舞者们通过精准的几何队形变换,演绎出数学之美与舞蹈之韵的完美结合。体育学院的《奔跑的青春》则用充满爆发力的动作解构青春,跳、转、翻、滚之间,尽显年轻生命的蓬勃朝气。

    体育学院《奔跑的青春》

 教师教育学院的《渔梦渔阳》通过虚实相生的叙事手法,将观众带入鱼米之乡的日常生活场景,捕鱼、织网等动作被艺术化地呈现在舞台上。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清庭云月》以恢弘的宫廷乐为背景,舞者们宽大的衣袖如云般舒展,再现了大唐盛世的霓裳风华。建筑工程学院的《Candy》则完全颠覆传统,街舞与机械舞的混搭点燃全场,舞者们精准的肌肉控制展现出力与美的完美平衡。

教师教育学院《渔梦渔阳》

 外国语学院的《雪崩》通过身体的"失控"与"控制",诠释了舞蹈的极致张力,集体倾倒又瞬间定格的画面震撼人心。经济管理学院的《共舞中华情》以磅礴大气的群舞凝聚家国情怀,五十六个民族服饰在舞台上交相辉映。机电工程学院的《舞电风华古韵今朝》更是别出心裁,舞者手腕上的LED灯带随着动作划出流光溢彩的轨迹,传统水袖舞被赋予未来科技感。

 最终,大学生舞蹈团的《万疆》作为压轴之作,上百名舞者组成的流动长城在舞台上蜿蜒展开,配合着《万疆》的激昂旋律,将整场演出推向高潮。

大学生舞蹈团《万疆》

 各参赛队伍以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编排,将文化底蕴融入肢体语言,或婉约如诗,或炽烈如火,以舞为媒诠释时代精神。舞台光影间,既有江南烟雨的细腻描摹,亦有青春热血的澎湃激荡,更见传统与现代的创意交融,充分彰显宿迁学院学子蓬勃向上的艺术创造力与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

 大赛评委从技术技巧、艺术表现、编排创意等方面进行专业点评,特别肯定了参赛作品在传统文化创新表达方面的突破。本次大赛作品既展现了扎实的舞蹈功底,又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以舞育人”的成功实践。

活动人员合影

 此次活动作为宿迁学院美育浸润行动的重要载体,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通过舞蹈艺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将持续打造“舞动宿院”“海豚湾”音乐节、十佳歌手大赛等美育品牌活动,构建多层次美育实践平台,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责任编辑:雷舒涵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

如果当前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存在不妥之处,请及时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


737
视频推荐 更多 +
图库推荐 更多 +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