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层网 > 基层网教育 > 正文 分享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青年学子实践解码古琴减字谱助社区传承

时间:  来源:基层网    点击:6.5千+   字号+ 复制本页网址
扫一扫分享阅读

基层网8月13日讯(通讯员 权艺莹)7月7日至10日,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符韵传薪”实践团在杭州市上城区景苑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探索古琴减字谱的文化传承与科技应用。社区服务——传递清凉关怀 实践首日,团队联合社区启动“爱心清凉驿站”活动。成员们协助社区通知宣传、清点物资,并为居民分发棒冰。同期在凯旋社区,成员们陪伴老人,提供茶水、整理物品。次日,团队前往消防站与燃气站慰问工作人员。消防员接收棒冰时突遇警情迅速出勤,其高效行动令学子印象深刻;燃气站交流则让成员了解了城市能源安全日常。

▲图为队员核对物品并进行分发

博物溯源——探究减字谱真谛 第三日,团队赴杭州博物馆深入学习。馆藏古琴实物与文献资料系统展示了古琴艺术发展史。成员们重点考察“朱志远制”古琴的选材与髹漆工艺细节,并现场研习展墙减字谱符号,将谱法研究与实物考证相结合,深化了对传统演奏智慧的理解。

科技赋能——AR激活古谱新体验 实践收官日,团队为社区老人开设科技文化课堂。成员们用通俗语言讲解减字谱知识及其现代应用构想,并引入AR(增强现实)技术进行互动教学。志愿者一对一指导老人扫码,静态减字谱随即“活化”呈现动态乐谱与音乐场景,获得老人们积极反馈。交流中,老人们的个人感悟与创新建议也为团队后续产品设计提供了参考。

▲图为队员们在帮助老年人认识AR减字谱

此次活动成功融合社区服务、文化深度挖掘与科技应用推广。“符韵传薪”团队通过实际行动,践行高校社会责任,助力减字谱文化在基层焕发生机,也为后续“减字谱意蕴研究与产品创新设计”项目积累了实践经验。

撰文 | 权艺莹 陆润 伏梓豪

图片 | 刘冠铖

审核 | 周宇宁

责任编辑:赵先声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在工作时间24小时内处理您的诉求。
200
视频推荐 更多 +
图库推荐 更多 +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