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层网 > 基层教育 > 正文 分享

科技助丰收,青春护“荔”香——广州铁职院“田园卫士”突击队瓜岭村荔枝护航记

时间:  来源:基层网    点击:7.8千+   字号+ 复制本页网址
扫一扫分享阅读

基层网7月21日讯(通讯员 杨汝欣、黄珊炜、文苇、孙佳人)在荔枝产业丰收之际,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田园卫士”突击队深入新塘镇瓜岭村,开展“精准调研+科技赋能”的现代化农业助农行动。队员们以产业链思维瞄准种植痛点,通过深度调研掌握需求,依托智慧农业技术破解叶片虫害识别难题,为传统荔枝种植业注入数字化活力。

田间调研筑根基靶向直击产业痛点

“叶片卷成这样,是生了什么虫?”“打了药怕影响果子,不打又怕减产……”刚到瓜岭村,种植户们的焦虑就成了突击队的“攻坚令”。队员们迅速开启“调研模式”,与村古德农创园、荔枝种植户建立“一对一”访谈机制,手持记录册穿梭在荔枝林间,聚焦荔枝种植从“产前育苗”到“产中管理”再到“产后销售”,逐项梳理全流程痛点。

在郁郁葱葱的荔枝园里,队员们手持记录册,详细采集种植规模、管理模式、病虫害发生规律等基础数据,重点关注农户在虫害识别与防治环节的实际困境。“80%的散户靠老经验辨虫害,分不清蒂蛀虫和卷叶蛾,常常‘药不对症’。”队长小杨翻着调研手册说,种植户们对“叶片异常”的普遍困扰,让突击队精准锁定核心目标——构建基于叶片特征的虫害快速识别体系。

图为种植人员向突击队成员描述情况

图为团队成员与古德农创园负责人交流

科技破局建体系精准激活防治效能

针对调研发现的核心问题,“田园卫士”突击队发挥技术优势,搭建“田间采样-图像分析-智能识别”的闭环服务模式。队员们携带高清成像设备、便携式病虫害检测仪深入果园,对表现异常的叶片进行标准化采样:通过叶片识别捕捉虫洞形态、虫卵分布及虫粪特征,同步上传至农业AI识别系统,实现虫害种类、危害程度及防治方案的一键生成。

在种植户的果园里,队员小刘根据设备结果显示,告知村民:“这片叶片的卷曲形态与虫粪密度匹配蒂蛀虫特征,建议采用性诱剂诱杀成虫+生物农药喷施的绿色防控方案。”屏幕上实时弹出的识别报告让种植户豁然开朗:“原来科技能把叶片里的‘虫密码’解出来,防治再也不用凭感觉了!”

图为突击队成员对叶片虫害识别

智农赋能强根基青春驱动产业升级

突击队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次检测只能解一时之困,培养“带不走的技术力量”才是关键。他们在古德农创园开设“田间课堂”,手把手教种植户使用简易识别工具,还建立了“农户拍照上报-团队在线复核-方案实时推送”的长效机制。古德农创园负责人表示:“大学生带来的不只是一次检测,更是一套现代化的虫害防控思路,现在有问题,手机一拍就能得到防治方案,让我们在种植过程中有了科技‘定心丸’。”

此次实践活动是广州铁职院“田园卫士”突击队以智慧农业技术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探索。团队以调研为先导、以科技为支撑,在传统农业与现代技术间架起桥梁,让精准农业的理念扎根荔园。当科技的微光穿透荔枝叶隙,当青春的脚步踏遍田间地头,瓜岭村的荔枝园里,正孕育着“科技兴农、青春助农”的新希望。红果缀枝的丰收图景中,不仅有果香,更有科技与青春碰撞出的乡村振兴新动能。

图为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赵先声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在工作时间24小时内处理您的诉求。
253
视频推荐 更多 +
图库推荐 更多 +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