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层网 > 基层网教育 > 正文 分享

红色精神“走”进童心 美育课堂让历史“动”起来

时间:  来源:基层网    点击:3.5千+   字号+ 复制本页网址
扫一扫分享阅读

(通讯员:薛聪 图片:吴莹)椰林摇曳映初心,画笔传情育新苗。为推动乡村美育发展,传承红色文化基因,7月12日,海南大学海德书院“椰韵绘彩”志愿服务实践团走进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华能隆丰小学,正式开启为期 10 天的支教活动,为当地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注入新的活力。7月13日,一堂以“红色律动—认识红色娘子军”课程的开展,拉开了本次支教课程的序幕。这堂课程以创新的教学理念,将红色历史教育与美育巧妙结合,让红色精神在孩子们的肢体律动中焕发新生。

▲图为椰韵绘彩支教团志愿者在课堂上讲课,开启红色教育课程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咱们海南,曾经有一群勇敢的姐姐和阿姨,她们穿上军装,为了家乡和信念战斗……”在课堂上,支教团的老师们用生动的故事讲述红色娘子军的英勇事迹,并将其融入到精心编排的律动操中。

▲图为椰韵绘彩支教团志愿者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跳红色主题舞蹈,用律动传递红色精神

▲图为课堂上学生们跟跳红色主题舞蹈

▲图为课堂上志愿者正耐心帮小朋友调整舞蹈动作 这场融合了历史叙事与肢体艺术的美学课堂,正是“椰韵绘彩”支教团对“课程+美育”理念相融合的生动实践。律动操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以身体为媒介传递情感与精神:孩子们在模仿“娘子军冲锋”的动作中体会坚毅,在集体配合的韵律中感受团结,让原本停留在书本上的“红色精神”,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肢体记忆、可学可做的艺术表达。

▲图为课堂上,小朋友在讲台上跳红色主题舞蹈,用稚嫩舞姿传递红色情怀    “每次做冲锋动作,我都觉得背后有好多姐姐在推着我前进!”孩子们在欢乐的舞蹈中体会了那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岁月,让红色基因从抽象的文字变成具象的力量,在孩子们的欢笑与律动中悄然扎根。授课老师2023级绘画专业本科生柳絮说道:“这堂课让我重新思考,红色基因的传承,不在说教的音量,而在创新的智慧。”

▲图为课堂上小朋友回答问题    “椰韵绘彩”支教团的创新教学尝试,让红色基因在青春课堂里生根发芽。实践团指导老师芦怡睿表示,此次实践依托海南大学书院制改革的优势,汇聚了艺术设计、绘画、新闻传播、戏剧与影视等多学科专业力量,组建具备多元知识结构与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化团队,通过专业化美育课程开发,打造沉浸式艺术教学体验,着力提升乡村学生审美素养与文化认同

责任编辑:赵先声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在工作时间24小时内处理您的诉求。
200
视频推荐 更多 +
图库推荐 更多 +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