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武汉市武昌区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体会议召开,对支点建设再动员、再部署,充分展现“楚天首区”推动干部队伍系统性重塑、营造干事创业强大气场的坚定决心。
当前,湖北全省上下正锚定“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干部的思想、能力和作风,直接关系到支点建设的成效。要从树立鲜明导向、锻造过硬本领、营造浓厚氛围三个维度协同发力,系统构筑支撑伟大事业的干部基石。
用好选人用人导向“指挥棒”。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燃灯校长”张桂梅、一心为民的武昌好公仆吴天祥,共产党人以无私的奉献和无畏的勇气,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担当尽责。如今,在支点建设的新征程上,同样需要一大批勇于担当的干部,在危机挑战面前能够挺身而出,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以铁肩担起使命,以实干创造实绩。近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赛迪百强区”榜单中,武昌区较去年再前进1位,排名第40位,连续6年保持全省第一。亮眼成绩单背后,正是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奋力拼搏、狠抓落实,在转型闯关中干出新业绩。武昌区牢固树立以担当论英雄的用人导向,让那些有锐气、勇作为、敢担当的干部受重用、得褒奖,让那些畏首畏尾、敷衍塞责、庸碌无为的“太平官”失去市场、受到警醒,方能形成“群贤毕至”的生动局面,汇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
点燃干事创业本领的“助推器”。仅有担当的勇气,缺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过硬本领,担当便会沦为鲁莽的空谈,甚至可能贻误战机、造成损失。因此,必须在树立导向的同时,着力锻造干部推动转型发展的过硬本领。过硬的本领要依靠不断学习赋能,沉下心来,真正学懂弄通党的创新理论,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善于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治理效能,努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家里手。武昌区创新实施“青锐”计划,举办青锐强基提能专题研讨班,锚定前沿创新方向,聚合知名高校、顶尖智库及领军企业资源,为干部提能打造立体赋能平台。过硬的本领,更体现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淬炼。当前,各种风险挑战层出不穷,只有在亲自应对处理复杂矛盾、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经过“淬火”与“打磨”,才能练就洞察先机的火眼金睛、化解风险的高招妙招、推动发展的硬核能力,将担当意愿转化为担当成效的关键支撑。
树好清正廉明氛围的“风向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氛围对个体的行为选择具有极强的塑造作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是清风正气、干事创业的热土,还是歪风滋生、敷衍内耗的泥潭,直接决定着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和担当作为的积极性。只有积极营造崇尚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让担当作为成为一种风尚,才能激励更多干部积极投身支点建设。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和过度留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谋实事、抓落实。正如武昌区探索构建并持续深化“零号员工”助企服务制度,累计选派1000余名党员干部对接800余家重点企业,党政机关干部以“不在名册、不拿薪酬”的编外身份融入企业、服务发展、转变作风,累计协调解决政策补贴、市场监管、税务等问题100余个,打造营商环境新标杆。同时,要大力宣传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让广大干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营造尊重担当者、学习担当者、争当担当者的良好氛围。
新时代新征程呼唤英雄、呼唤担当。武昌以担当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引领干事创业的方向,以锻造过硬本领的坚实举措夯实干事创业的根基,以崇尚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滋养干事创业的土壤,必将让想担当、敢担当、善担当的干部有梦想、有舞台、有作为、建新功!(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团区委汪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