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楚大地,吴天祥的名字家喻户晓,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为群众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社区工作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有更多吴天祥式社区群干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构建和谐社区出力。
吴天祥式干部有着鲜明的特质。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是最核心的特质。“民之难即党之忧,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吴天祥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处理上访群众诉求近万个,3次晕倒在为群众办事的路上,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血液,体现在日常工作中。为民解难的务实作风是最显著的特质。面对群众的难题,不推诿、不逃避,主动作为,将群众每一件“小事”都放在心上,想尽办法解决。吴天祥骑自行车往返武昌与汉口之间7趟,帮助军属解决了住房困难;居民院落的公厕和下水道管道堵了,他不顾脏臭跳进窨井疏通。持续坚持的责任担当是最关键的特质。“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吴天祥从1962年应征入伍到退休后,始终如一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他退休后仍担任“六大员”—化解矛盾政工员、文明道德宣传员、美化环境勤务员、敬老爱幼服务员、环境卫生保洁员、青少年教育辅导员;多次以志愿者身份出现在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云南彝良及鲁甸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云南和河南大旱等各个抗震救灾前线。
做好社区工作需要吴天祥式的社区工作者。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处理邻里纠纷和落实帮扶救助时,需要有吴天祥式的“为民之心”,用耐心和真诚公平公正地化解矛盾,用真情真心服务温暖困难群众。当前社区居民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也需要有吴天祥式的“务实之心”,深入群众,了解真实需求,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老旧小区改造、物业服务、社区养老服务等烦心事操心事。面对社区治理从过去“政府做”向“一起做”转变,也需要有吴天祥式的“担当之心”,勇于担当,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搭建服务平台,深化“五社联动”融合发展,推动社区建设项目落地,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如何当好吴天祥式社区工作者。思想上要锤炼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要始终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觉悟,时刻牢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行动上要坚持俯身躬行,提高实干能力。要主动走进社区大街小巷、居民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要敢于担当,善于运用新思维、新方法破解难题。要善于激活群众主体意识,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主人翁”,携手打造有温度、有活力、有归属的共治家园。纪律上要守住廉洁底线,永葆清正作风。社区工作者代表着党和政府在基层的形象,要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以清正廉洁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小社区大舞台,期待有更多社区工作者以吴天祥同志为榜样,在社区工作中挥洒汗水,奉献智慧,使社区成为居民幸福生活的港湾。(武汉市武昌区黄鹤楼街道 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