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网8月29日讯(通讯员 杨济瑞)8月29日上午9时,中南大学情系江华实践团抵达江华瑶族自治县瑶家火塘,继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聚焦瑶族赏石文化的挖掘与传播,进一步拓展了对江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认识。
瑶家火塘会长唐东明热情接待实践团,并系统介绍了瑶族赏石文化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馆内陈列的奇石均为唐会长的私人收藏,每一块皆天然形成,未经人工雕琢。这些奇石纹路变化万千,或纤细飘逸,或浑厚凝重;图案意象丰富,或朦胧幽远,或朴拙沧桑,多以黄章黑质呈现独特审美效果。
图为瑶家火塘奇石陈列
唐会长凭借深厚的文化素养与丰富的想象力,为队员们娓娓道来每块奇石背后的故事。其中2020年荣获“女娲奖”的作品《百川》尤为引人注目。该石天然纹路浑厚朴拙,图案恢宏大气,既展现出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又仿佛呼应着韩愈“障百川而东之,挽狂澜于既倒”的磅礴气势。此外,馆内还陈列有赳赳雄鸡、奔月嫦娥、风雨旅人、月下文士等主题奇石,在唐会长的生动讲解下,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石上画卷在队员们眼前徐徐展开。
图为唐会长为实践团成员耐心讲解
在赏石文化的介绍尾声,唐会长特别展示了一幅碑刻拓片,其上“来游”二字虽简洁,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他重点介绍了拓片主角——宋代杜绾(字季扬),其所著《云林石谱》将江华石列为第九位,这一历史记载为江华赏石文化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学术依据。
图为唐会长深谈瑶族茶文化
之后,唐会长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瑶族茶叶的功效并邀请成员们品尝。清香的瑶茶不仅滋润了唇齿,更深化了大家对瑶族茶文化的亲切感知。临别前,实践团与唐会长合影留念,为此次瑶家火塘文化探索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图为团队合照
通过此次走访,实践团不仅领略到瑶族赏石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队员们表示,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江华文旅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传播贡献青春力量。(候昊辰、杨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