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XX区双胞胎因暑假作业跳楼,全市紧急召开家长会强调不要求完成暑假作业!”近日,抖音、今日头条、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被一则消息刷屏。8月28日武汉市公安局江夏区公安分局发布警情通报:“有双胞胎学生跳楼”等信息经查证不实,系胡某(女,32岁)杜撰传发。从8月26日召开家长会到28日警方辟谣,仅仅两天的时间,这则谣言成为网络“新秀”,“风靡”一时。
“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却已环游世界”,在如今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时代,谣言披上直击焦点的“真相衣”,搭上社交媒体平台的“快车道”,成为网民热议的“弄潮儿”,最终化作转瞬即逝的"泡沫影"。虽然警方的辟谣速度“风驰电掣”,但这则谣言却早已在无数茶余饭后与社交媒体中生根发芽,像野草般疯狂蔓延,不断扭曲变形,甚至衍生出更多离奇版本。尽管漏洞百出,但家长学生们依然热衷于分享那些紧张刺激的“事实真相”、颠覆认知的“硬核内幕”,却少有人愿意停下手指,去核实一个看似“不言自明”的故事。等到真相穿戴整齐、推开大门走向人群时,谣言早已完成了它的“使命”——它搅动了情绪,收割了流量,撕裂了信任,甚至已在一些人心中固化成了“另一种事实”。
然而,网络谣言固然是互联网中的“洪水猛兽”,却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情绪镜鉴”。除了要对它及时澄清、积极辟谣以外,也应该“固本清源”。所谓“固本清源”,则是需要直面病灶、对症下药、固本培元。此次的网络谣言事件“病灶”,就是正好迎合了当下社会焦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当前,公众对教育压力的普遍焦虑、对子女身心健康的深切担忧。不禁让人猜想:学业竞争是否成为挤压孩子成长空间的“无形剪刀”?电子产品是否在无形中成为了学生心理问题的“数字良药”?而对症下药,一是家长需稳定自身情绪,减少对“完美小孩”的苛求,避免将焦虑转化为对孩子的情感压榨。二是不要盲目报班“内卷”,尊重孩子的天赋节奏与自主意愿,将选择权适度归还。三是重视身体素质根基,确保学校每日留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让汗水释放压力、强健精神。四是允许孩子拥有心理与物理的“独立空间”,尊重其沉默、发呆甚至叛逆的成长必经阶段。五是构建平等沟通的家庭氛围,通过真诚对话填补情感需求,避免让电子产品成为孩子的“电子保姆”或“情感替代品”。
而固本培元,则是一固价值之本——破除“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体系,推动教育评价改革,让成才的“车道”不止分数这一条,从根本上减轻攀比焦虑。二培社会之元——营造“育人为本”的健康舆论环境,社会媒体、学校应减少渲染升学竞争氛围,多展示平凡温暖的成长故事,让孩子知道除了分数的“小小洼地”,还有广阔的“人生旷野”。
网络谣言是引发舆论的“症”,但也是照见社会焦虑的“状”。每一次谣言的疯传,都是对现实问题的一次照见;每一条虚假信息的裂变,都折射出公众内心的焦虑与渴求。故而面对网络谣言,不仅需要“外科手术”式的精准切除,也需要我们“中医问诊”式的固本清源。(邹旭 王家河街道四级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