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网9月3日讯(通讯员 罗睿、范博堯、吴雨欣)“Beijing!Tian'anmen!” 邵阳市新宁县的乡村教室里,孩子们举着小手,用略显生涩却格外响亮的英语喊出北京地标。近日,湖南信息学院 “萤火星途” 社会实践团在此开展以“英语启蒙+文化视野”为核心的创新课堂,为乡村孩子搭建起从语言到世界、从文化到自信的桥梁。
乡村教育中,英语启蒙资源相对薄弱,不少孩子对英语既好奇又胆怯。实践团成员小吴决定用 “一部短片串起知识与视野”——课堂以介绍北京的英语短片为线索,当画面里出现“spaceship(宇宙飞船)” 时,小吴暂停视频,指着字幕分解:“‘Sara wants to find the way to the spaceship, please help her.’大家跟我读,先读‘spaceship’,再慢慢把句子连起来。” 起初,孩子们抿着嘴不敢出声,小吴便带着他们一句一句“打拍子” 跟读,渐渐地,“spaceship” 的读音从零星几人到整齐响亮。
图为实践团成员带孩子们学习英语
短片里,天安门、故宫、颐和园、鸟巢依次出现,小吴切换成“导游”模式:“Look!This is the Forbidden City. It’s very old and beautiful.” 她一边用英语解说建筑历史,一边拿出提前打印的彩色图片,让孩子更直观感受。讲到鸟巢时,有孩子好奇问 “为什么叫‘Bird's Nest’”,小吴笑着用英语解释 “因为它的形状像鸟巢呀”,还延伸道“它是 2008 年奥运会的场馆,我们国家办过很多厉害的活动”,悄悄把国家发展的自豪种进孩子心里。
当短片播放到京剧“生旦净末丑”片段时,课堂又成了“文化小舞台”。小吴教孩子们读“Beijing Opera”,并拿出角色卡片:“This is ‘Sheng’,this is ‘Dan’…” 孩子们盯着色彩艳丽的脸谱,忍不住用手指模仿旦角的手势,嘴里反复念着 “Beijing Opera”。三年级的小雅举着卡片说:“我奶奶喜欢看京剧,我要回去告诉她,这个用英语叫‘Beijing Opera’!”
课后的 “quiz time” 把氛围推向高潮。“天安门的英语怎么说?”“Tian'anmen!”“哪个建筑像鸟巢?”“Bird's Nest!” 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答对的孩子会得到实践团准备的英语单词卡和棒棒糖作为奖励。娜娜答对后,把单词卡小心翼翼放进铅笔盒,“我要每天看看,下次还能答出来!”
图为实践团成员给答对问题的孩子奖励
这堂英语课不止教会几个单词、几句短句。实践团成员小吴说:“我们想让孩子知道,英语不只是书本上的字母,它能带你‘看到’北京的样子,也能讲好我们自己的文化故事。” 在乡村振兴的画卷里,这样的启蒙课正成为一束光,让乡村孩子既触摸到更广阔的世界,又扎根于自身文化土壤,而青年学子的躬身实践,也为弥合城乡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公平写下生动注脚。
撰文 | 罗睿、范博堯、吴雨欣
图片 | 杨龙双 周湘菲
一审 | 罗睿
二审 | 陈玉沣
三审 | 吴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