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奔涌不息,精神火炬代代相传。八十余载岁月流转,伟大抗战精神依然如璀璨星辰,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那是一场血与火铸就的史诗,更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矿。当新时代的号角吹响,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更需从这场伟大胜利中汲取磅礴力量,让抗战精神的时代光芒,照耀干事创业的崭新篇章。
伟大抗战精神,首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无数中华儿女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相连,发出了“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呐喊。从将军到士兵,从学者到工人,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共同筑起了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这份深沉的家国担当,对于当今年轻干部而言,是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它呼唤我们跳出“小我”的局限,融入“大我”的洪流,将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的伟业之中。年轻干部当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科技攻关的最前沿、改革发展的深水区,以炽热的爱国之情砥砺报国之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忠诚答卷。
伟大抗战精神,贵在“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团结意志。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是建立最广泛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它深刻揭示了: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在风险挑战日益复杂的今天,这项精神遗产显得尤为珍贵。年轻干部身处社会治理各个环节,尤需淬炼团结协作的政治品格。要摒弃门户之见、打破部门壁垒,以大局观念观照局部工作,以系统思维谋划具体任务。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集体奋斗中,凝聚起攻克新征程上“娄山关”“腊子口”的磅礴合力。
伟大抗战精神,重在“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顽强毅力。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面对强敌,中国人民展现了惊人的坚韧与不屈。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再到战略反攻,无论条件多么恶劣,形势多么危急,抗战军民的必胜信念从未动摇。这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奋斗哲学,是年轻干部应对风险挑战的必修课。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同样不会一帆风顺。面对改革发展中的硬骨头、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绊脚石,年轻干部当继承先烈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培养“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智慧,在逆境中勇毅前行,在挫折中淬火成钢,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将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伟大抗战精神,成在“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杨靖宇胃中仅存的草根棉絮、狼牙山五壮士的纵身一跃、张自忠将军的“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无数英雄以血肉之躯诠释了何谓血性、何谓担当。这种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穿越时空,依然激荡人心。它要求年轻干部摒弃“躺平”心态、拒绝“佛系”人生,在面对歪风邪气时敢于亮剑,在触及矛盾问题时敢于挺身,在重大任务考验面前敢于担责。要以“舍我其谁”的锐气和“啃最硬骨头”的担当,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真正成为疾风劲草、烈火真金。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伟大抗战精神不仅是民族记忆的瑰宝,更是面向未来的启示。它如洪钟大吕,震醒沉睡的心灵;如澎湃海潮,激荡奋斗的豪情。年轻干部当以抗战精神为帆,以民族复兴为舵,在时代的浪潮中精准定位个人奋斗的坐标。让我们将历史的厚重转化为前行的动力,将精神的洗礼落实为实干的行动,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在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征程中,写下无愧于先烈、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黄陂区横店街道办事处 王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