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随着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剧中出现的公共服务机构半蹲式窗口引发观众热议,在此窗口办事的群众不是歪脖就是半蹲,极不便民,因此也被网友们戏称为“丁义珍式窗口”。近日,湖北秭归县某医院再现“丁义珍式窗口”。视频画面显示,患者因服务窗口高度低矮,无奈蹲地与医务人员交流,场面令人咋舌。
对此,院方回应称该窗口为夜间取药窗口,白天取药窗口正常,因医院建成于县城搬迁时期,硬件设施有限,并承诺。这或许是客观原因,但不应该是借口。既然知晓窗口设置不合理,为何不能及时更新或采取补救措施?将窗口调整成合适的高度,或者在窗口前摆放椅子,让患者与医务人员可以平视交流,方便沟通之余还利于缓解医患关系。
医院作为重要的民生服务机构,患者需求理应放在首位,可“丁义珍式窗口”的出现,不仅忽略了患者的实际需求,还影响了患者的就医感受。
实际上,各地关于“丁义珍式窗口”的报道屡见不鲜,从政务服务中心到景区售票处,再到现在的医院。尽管每次相关话题都会冲上热搜,但仍有部分单位对此置若罔闻,整改措施迟迟不见踪影,曝光后给出的原因也五花八门。可以看出,有关方面对此存在侥幸心理,任由小小的窗口影响大大的民心,这又何尝不是服务意识上的“矮化”?
此次事件中,主管部门的及时介入和医院的承诺整改值得肯定。既然各方能迅速响应,说明问题并非无解,关键在于是否有心。窗口易改,人心难得,相关部门可以以此为契机,改的是窗口,转变的是服务思维。说到底,利民思维是从一个个细节中体现出来的,要警惕服务意识“矮化”,从细节处体现人文关怀。
(黄陂区横店街道办事处 孙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