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层网 > 综合频道 > 正文 分享

完善村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水平

时间:  来源:基层网    点击:1.8千+   字号+ 复制本页网址
扫一扫分享阅读

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着重强调“到2030年,乡村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居民能够便捷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但村级医疗资源匮乏、村级医疗人才短缺、村级诊疗机制滞后、村民医疗保险断缴等问题仍亟待解决。要持续加强村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广大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加强村级医疗资源配置。加大对村卫生室的提档升级,按照标准化要求新建或改扩建村卫生室,配备必要的诊疗设备和办公设施,进行合理分区布局,不断提升就医环境和就诊体验,强化医疗保障服务“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药品及医用器械供应体系,搭建完备的药品采购和配送机制,根据村民用药需求,合理确定药品目录,及时补充常用药、急救药。

加强村级医疗人才培育。加强培训教育,要多形式推动村级医疗人才培养,通过开展周期性进修学习、专题培训、长短期异地交流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临床实践技能。同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过对口帮扶、技术支援、义诊讲座等形式,输送专家、技术到村级医疗服务机构。鼓励乡村医生参加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层次,拓宽职业发展道路。同时,提高待遇保障,持续改善乡村医生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落实工资补贴、养老保险等政策,增强其职业吸引力,对表现优秀的村医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加强村级诊疗机制建设。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村卫生室与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让患者的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等信息实时共享,方便医生诊疗。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积极完善并用好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服务模式,鼓励各级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向村民提供常见病、慢性病在线服务,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改进农村医保管理机制。修改现有的城乡居民医保账户余额“年终清零”的政策,可以允许余额累积使用或者设立一个较长的过渡期,增加保险的灵活性和吸引力,减少居民对于资金浪费的担忧。针对农民的实际需求,应调整医保政策,提高报销比例和扩大报销范围,确保农民能从医保制度中获得实际的好处。例如,可以增加对常见疾病和基本医疗的报销比例,包括农村地区常见的职业病等。推动落实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上级医疗机构同等或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报销政策。(李家集街道 朱博)

责任编辑:赵先声 声明:凡来源以“基层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使用,注明来源非“基层网”的作品,均为传递更多价值信息而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果内容存在不妥之处,请向我们 投诉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诉求。
62
视频推荐 更多 +
图库推荐 更多 +
推荐阅读 最新阅读